德国经济区位
德国排在世界上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前列,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第三大经济强国。德国拥有8250万居民,也是欧洲联盟(欧盟)内大、重要的市场。2004年德国实现了22160亿欧元的 国内生产总值(BIP),相当于人均总值26856欧元。这一成就首先是建立在对外贸易的基础之上。德国的出口总额达到7340亿欧元(2004年),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三分之一,是世界上大的出口国,因而被视为“出口世界冠军”。 对外贸易的发动机主要是工业,约占出口总额的84%(2004年)。这样,德国经济立足全球的程度非任何其他国家可以比拟。 德国重要的经济中心是鲁尔区(向高科技和服务中心转型中的工业区)、慕尼黑大区、斯图加特(高科技,汽车) 、美因河畔法兰克福(金融)、科隆、汉堡(港口,空中客车飞机制造,传媒)和莱比锡。
从国际比较来看,德国的生活水平很高。 工人的月均毛收入约为2500欧元,职员为3400欧元。德国也以物价稳定政策而著称—2004年通胀率为1.7 %。
目前,德国经济必须应对结构性问题,主要是在社会福利体制领域和劳动力市场方面。2005年底西部 失业率为9.4%,而5个东部联邦州则达到了17%。 另外,重新统一也带来了巨大的财政负担,每年对东部地区的投入达800亿欧元(参见第103页的信息区)。 因此,过去几年中实现的增长一直都只在1%上下波动。
国外投资:富有吸引力的投资地
德国经济对国外投资者而言,德国这一区位不仅因其专有技术而极具吸引力,而且也是因为它的中央地理位置、成功扩建的 基础设施、法律安全以及高素质的劳动力。2000年税制改革之后,企业和个人的负担都得到明显降低,达到相应的、具有竞争力的国际水平。为了在国际税制竞争中继续改善德国的地位,2008年1月1日将改革企业税法。德国在1994年到2003年间实现了 3870亿美元的 直接投资 ,其中包括通用电气以及先进微设备等集团的大型投资。雇员的 素质被视为重要的优势。81%左右的雇员受过职业培训,其中17%具有综合性大学或者应用科学大学毕业文凭。这当中的一大基石就是职业培训的“双轨制”,该体制将企业内部的培训与学校 教育 联系起来,取得了广受认可的高培训质量(参见第119页的信息区)。
重要的经济部门
和所有西方工业国一样,近几年德国经济 也在经历结构性变革。工业的作用日渐淡化,而服务性行业正在逐渐取而代之。同时,工业依旧是德国经济重要的支柱,与英美等其他工业国相比,德国具有广泛的基础:800万人在工业企业中工作。重要的工业部门是道路车辆制造(2270亿欧元,777000名雇员),接下来是电气工程业(1520亿欧元,799000名雇员)、机械制造(1420亿欧元,868000名雇员)以及化学工业(1130亿欧元, 429000名雇员)。
一些传统的工业行业,例如钢铁工业和纺织业,在过去几年中由于销售市场的外移和低工资国家的压力,部分大幅度缩水, 还有一些—如制药业中那样—经过接管和合并,为国外企业所拥有。
但是,德国工业国际竞争力的基础不仅仅是基于西门子等大型企业,而且也基于数万家中小型加工业企业(雇员人数不到500人的企业),尤其是机械制造业、配件供应业和纳米技术、生物技术等新的增长性未来领域,后者通常是以集群 的形式组织的(参见第99页的信息区)。中小型企业 雇佣了2000多万人,雇主数量遥遥领先。在机械制造这一 “样板领域”,绝大多数企业员工人数甚至不足200名,但他们能制造全世界质量一流的生产设备。在这一领域,德国占世界贸易19.3%的份额,是世界市场的领头羊。
汽车制造:行业佼佼者
汽车制造属于德国重要产业之列。每7个雇员中就有一个在此从业;该行业的40%贡献给了出口。德国拥有大众、奥迪、宝马、戴姆勒-克莱斯勒、保时捷和欧宝(通用汽车)等6大生产商,是日本和美国以外世界上大的汽车生产国。德国每年约有600万汽车下线;在国外,德国的品牌还要生产480万辆汽车。
“德国制造”汽车的技术 创新尤其受到客户的追捧。 戴姆勒-克莱斯勒2004年营业额为1420亿欧元,是世界上第三大汽车制造商和高档车中的老大。戴姆勒-克莱斯勒的驻地及重要的工厂都在斯图加特,保时捷的总部也在那里。成功运作的还有大众, 它的营业额为890亿欧元, 世界市场份额为11.5%(2004年),是欧洲大的汽车制造商,总部在沃尔夫斯堡。此外,慕尼黑的宝马营业额为440亿欧元,也跻身德国汽车制造商前列。
服务业:大的产业
从广义来理解,有近2800万人就业于充满活力的服务性行业,其中约1200万人是在私人和公共服务性企业,将近1000万人供职于贸易业、餐饮业和交通业中,600万人在融资、租赁和企业服务领域工作。这一行业也有足足40%的中小型企业,成为一大特色。
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使得信息与通讯技术 异军突起,发展成为服务性行业的一支生力军。目前该市场在德国已经拥有1340亿欧元的总量,而且还在稳步增长。在20030亿欧元的社会价值创造总额中,私人与公共服务性企业已经占到了4550亿欧元(2004年);融资、租赁和企业服务领域的企业则创造5840亿欧元的价值。
创新产业:科研 是发动机
作为所谓的高工资国家,对德国企业尤为重要的是在竞争中以质量领先一步。 因此,德国目前约2.6%的国内生产总值是用于研究与开发(研发),这明显超出欧盟约2.0%的平均水平。至2010年,联邦政府打算将研究与开发的支出提高到国内生产总值的3%。此外,德国是继美国和日本之后私人研发开支高的国家,这一数字高达400亿美元左右。
发明精神丝毫没有减弱:2004年,仅德国一个国家在全世界专利申请登记中就占了18%以上(参见第 121页)。 在许多面向未来的高增长技术领域,德国也跻身占主导地位的国家行列。这包括生物技术、纳米技术、信息技术以及单个行业的高科技领域(生物统计学、航空航天、电气工程、物流)。环境技术领域(风能、光伏、生物量)的企业取得了特殊地位。德国总输电量中近5%已经由风能涵盖了。166个德国创新与创业者中心的约7500家企业也在大学与私人科研之间追踪着眼未来的创意。 在这些技术型创新中心,主要是年轻的企业主可以找到成功起跑所需的优惠框架条件。
经济秩序:业绩与社会平衡
德国是社会市场经济国家,这就是说,国家确保自由经济活动,但努力实现社会平衡。也正是因为这一构想,它是一个有着高度社会和平的国家,这一点从绝少发生劳资冲突就反映了出来。1990年到2002年,德国平均每1000个工作日中只有12天发生过罢工,远远低于84天这一欧盟平均水平。在主要工业国中只有日本和瑞士罢工次数还要少。 工会与雇主的 社会伙伴关系在集体劳动法的框架内,通过机构化的冲突处理办法得到确立。《基本法》保障劳资自主权,这给予了社会伙伴本着自我责任的原则、在劳资合同中协商劳动条件的权利。
全球化:世界经济中的德国
德国经济由于在很大程度上面向出口,德国对开放的市场非常感兴趣,重要的贸易伙伴有法国、美国和英国。2004年有价值750亿欧元的货物与服务出口到法国,对美国的出口价值 650亿欧元,对英国的出口价值610亿欧元。
自从欧洲联盟2004年5月东扩以来,除了保持与“老”欧盟国家的贸易以外,与东欧的欧盟成员国之间贸易额的强劲增长也是有目共睹的。90年代初以来,德国生产就已经部分外迁到这些国家以及亚洲地区。2001-2002年,德国企业在前欧洲转型国家开设的子公司中就已经有830000名雇员就业,而1990年这一数字还几乎为零。目前总共有10%的出口流向这些国家,与出口美国的数量相当。
对中国和印度等亚洲转型国家的经贸往来也在持续增长,2004年出口到这两个国家的商品与服务价值分别为210亿欧元和32亿欧元,同时进口价值分别为320亿欧元和30亿欧元。所有飞速增长中的国家都拥有为它们紧跟富国提供便利的竞争优势。
这也符合德国对外贸易政策的构想,因为德国离开世界贸易就无法保持自己作为现代化工业国的地位。同时,这一发展趋势也向德国提出了新的挑战。在这方面,德国经济表现出了高度的竞争力,而这一方面是通过经济政策,但另一方面也是通过克制的劳资政策达到的。